飞扬围棋

标题: 章浒之流可以消停一下了!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geminiyun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09
标题: 章浒之流可以消停一下了!
本帖最后由 geminiyun 于 2019-2-11 11:51 编辑

    古今之争本就无所谓有,无所谓无,第一关公战秦琼纯扯淡,第二马克思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螺旋上升,这是客观不变的真理。我想大多数汽油都不愿过多地纠结于此事,房价那么高,股市那么绿谁有这闲心?            可偏偏就是有,比如章大师,比如烂柯1983之流。
    且不说你在其他地方被喷了,来这发帖是来诉苦,博同情,还是争取支持?我就先问一句,就说17、18交换不好怎么就成喷古圣了?作为职业棋士,认为这样的交换不好并表达出来就成黑古的大反派,这帽子是谁发给你让你扣给人家的?
    主贴和回帖满篇轻狂荒诞之言,我就不一一吐槽了,就问一句,你说手割法会忽略全局时机,倒是拿几个例证出来啊,分析分析怎么个错失?你说日本流就是堆砌定式,走走套路,但是你知不知道,任何事物和理论都是从初级走向高级,由表象走到内里,由浅层逐渐深入?日本流、手割分析法固然存在局限性,但在某一历史阶段为棋士提供了一个普适的进行子效分析的方法,并基于此极大推动了围棋理论向前发展。你这个研究者看不见?
    马克思又告诉我们: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。中国韩国学了日本流,在日本流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研究回头揍了日本流,告诉他们这样下不对,这么下不好,现在日本流的继承者又反过来向中韩学习,这不正是探索围棋本真的良好形式?一套理论的优越性和合理性都是暂时的,你眼中的地理意义上的中国人难道不是这么认为的吗?
    来说下章此人!
    有个词叫招黑!章浒之流借崇古知名,行沽名钓誉之实,到处发布所谓自己的研究,批判他人的不同意见我个人认为就是在给古棋招黑。
    章的文章和研究,有幸读过几篇。章的文章的核心精神是复古,大谈古棋的招法的出色,特谈座子制度的优越合理。AI出来后,还一度鼓吹座子AI才是棋之正道。恕我这个勉强写过两篇论文但不敢说自己有任何学术能力的人直言,章的所谓研究TM和研究不沾边好不好!!!!文以载道,言之有物,章的文章凭借生硬的翻译(翻译还不一定是准确的)硬是要在技术层面对职业对棋的理解进行指指画画,指手画脚得还一定不对。你说作为该领域15亿人最强的500人之一,能忍?
   章的论战水平和能力又着实堪忧,可是他偏偏要装,还挑了一个自己完全没胜算的领域来装。没那技术的底子,偏要指导人家专家棋士技术上、理解上的错误,谁给你的勇气?你要批评职业的评论好歹自己也拿个职业段位好嘛。俗话说,武无第二,下不过就是下不过,所谓合理和都是相对的,能赢最合理,在你没那棋力之前能不能不要在技术层面和人家交锋了。初中毕业生要嘲讽人家数学博士微积分不合格,你胆子肥,还是脸皮厚啊!
     

   章所有论调的硬伤是啥?杀力强就是棋力强!棋力强就没有错招,就不能批评,批评就是在黑!   章最招人鄙视的是啥?不是其所谓的研究成果,而是不能容忍不同意见的存在,持不同观点就是在黑!
    第一,对一定水平的棋士(比如职业)而言,最难的向来不是计算力好吧(最容易练成的也是计算力),最难的是判断好吧!孔杰当年发阳论翻烂,计算力无二,然而09年之前的成绩呢。尹航国内自创死活也算一号,但是成绩呢?

    第二,哪怕就以杀力一项来判断,我认为,生活条件的改善,人口基数的提高,大脑发育肯定是越来越好的,同等条件下14亿和1亿挑脑子,哪个能挑出脑力更强的。如果再考虑现在从小训练的强度,唉,你自己想吧。
    第三,论据的性质。章大师一言不合就提当湖十局,古谱万万千,为啥就提当湖呢,因为其他棋谱错招多嘛水平层次不齐啊,当湖具有代表性嘛是巅峰嘛。那么,当湖能否代表古谱的整体水平呢,显然不能啊!而现在所谓的今棋呢,整体水平都维持在一个很稳定离散度很小的水平区间上,这是不是一种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呢?再无耻的说一局,要以杀力论胜负也可以啊,现代棋谱中找十张大杀局比如藤泽杀加藤的大杀局不就好了,难道十个还找不到嘛?精彩程度会逊于当湖十局,我就不信了?抽烟宝宝老师,找!
   
     最后,自从生了闺女,我真得不想再干这种拿了青竹竿淘大粪的事情了,但是章之流时不时跳出来欺负我家抽烟宝宝老师,还tm在情理没一条占理的情况下那么狂妄地喷我家宝宝老师,这都能忍,我还想不想要坂精了(要喷也是我喷好嘛)。一年之前,我和宝宝老师下棋常常批评其行棋猥琐,只会先捞后洗的搏命一波流,赢张老师如跨金山一土坡。而今年,我已经不是张老师对手,其招虽还有猥琐的影子,但已犀利大气得多,为了得到坂精,我已沦为张老师的舔狗。
    我想这一年,张老师的棋进步了,我的气量也进步了一丢丢,而章大师,你何时也能进步一点呢!
      







作者: yanglei7010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21
古有刀笔吏,今有剑大律。
作者: czh300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28
哈哈,痛快!
作者: tw3007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48
算我手溅
作者: 简单玩棋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51
不厚古薄今,也不厚今薄古。辩证地看待古棋、今棋,也许是最好的,技术性的问题的可以讨论。不敢说古谱一定正确,但古谱肯定有参考价值;今天的棋在某些方面要强于前人,有的方面和古人相当,有的方面不见得比古人高。
作者: vvvv2008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1:53
范西屏在桃花泉弈谱的序中早就讲明了今定胜昔,范圣的真知灼见和气度令人十分佩服。
作者: 简单玩棋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07
古棋有座子和还棋头,真还不好说古棋的大局观。今棋更自由,布局理论经过前人的积淀,去掉了座子,肯定是比较先进。古谱名局中,特别是短兵相接的场面,古人中高水平的范施黄,局部计算不弱于今人吧,至少不弱于大部分今天的棋手吧。当然,受时代局限,古人即便是局部战斗,在思维的广度上不及今人丰富,今人善于转身,古人直线攻杀居多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27
1、可以说17、18两手不好,但要以正常辩论详细分析说明,不能仅用职棋身份压人,吴是正常辩论的态度吗?上来就一句“古棋吹,不忍卒读”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32
,吴没有做任何详细的分析。所以,我回复他:吴十段,等你看懂施襄夏的口诀“虎觑长虽畅,粘关拆较隆。”再来吹吧,另外可以看一下陈祖德九段的《当湖十局》(中信出版社)对双飞燕中类似于17刺、18粘的分析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34
吴十段是对古棋吹的回应,如果有问题,那也是他起头的。之后,吴的污言秽语怎么有些人视若不见?
作者: 博浪无槌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36
哈哈。。
老了。。我是没力气再跟那些垃圾杠了。。给个精华感谢代言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36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1 12:32
,吴没有做任何详细的分析。所以,我回复他:吴十段,等你看懂施襄夏的口诀“虎觑长虽畅,粘关拆较隆。”再 ...

章老师,古棋是糟粕和精华并存,并非完美。另外辩论不过别人就封号,这个事情实在做得不漂亮。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37
那么吴振宇职业二段有没有详细分析后继续来辩论呢?完全没有。因为有人提到了职业业余十番棋的惨败,导致情绪失控,隔空大骂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42
17、18两手在范的《桃花泉》、施的巜指归》中却是正变,也难怪,古今围棋因规则变化,传承已经断了。那么,既然他不看范施二圣的著作,他该看看陈祖德九段的《当湖十局》点评啊,也不看,就强调自己是职业棋手身份,业余棋手就要无条件服从他的观点,凭什么呢?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45
以前没有AI,围棋上帝的水晶球确实是职棋手上,不服?咱俩下一盘试试?现在呢?更何况,他一个二段,似乎对陈九段也很不屑啊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52
至于有人说进化论,古必不如今。进化论的大势当然同意,但其中的反复倒退,螺旋式上升,也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吧。机械进化论要不得。否则,周小松必然胜范施,顾水如必胜周小松了。
作者: lhbmmx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57
螺旋式上升,总的论调当然是科学的,但不知当前螺旋在高点还是低点?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2:58
关于日本手割分析法,在静态围棋状态下,如同牛顿力学,确实也有用。我是看聂卫平摆手割时,总堆砌几个棋子再分析全局,不管不顾这些是否交换得到,所以发出了日本手割局限性之问。限于本人水平有限,希望大家一起论证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04
那么,中国座子围棋有无手割分析呢?没有。看了《黄龙士弈谱》丶《弈理指归》,发现都是用全局分析,直接分析阴阳向背、虚实强弱、缓急轻重、大小取舍,岂不更好?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04
还有强调争先的重要性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10
说到判断,总有人以为,今人对棋局的判断必胜古人,今人的布局必胜古人。这里说的“古人”,当然只能是以范施黄为代表的古人,总不能拉个盐商凑数,就是胡盐商,水平也不弱啊。那么,今人顶尖的布局、中盘水平一定胜过古人顶尖吗?也未必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13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3 12:01 编辑

现在AI已经对古棋(以当湖十局为代表)的水平有了一个初步分析了,就不多说了。这还是在AI不懂还棋头规则下的分析判断,如果懂,评价也许更高,特别是对古八卦布局的评价。
作者: 泡泡沙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24
剑剑这是又把疯狗招出来了
作者: 我爱飞扬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27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作者: lhbmmx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3:34
今天AI的招被吹捧,可能明天AI进化了后,又否定了今天的招,那么我们再吹捧明天的招,贬贬今天的招好了。
作者: 烟台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4:19
亲历过吴2P喷人过程,感觉缺乏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修养。
和疯狗似的,汪汪汪的感觉,只能说名额多了,职业棋手四字也给拉低了
作者: 海东一叶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4:31
当年有个化大师,走了之后消停多了,现在又出来一个烂大师,热闹多了。
爬了爬楼,总体感觉是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结果在外面受欺负了,到这里来感叹“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”。
只不过,这是围棋论坛,不是感情宣泄地,串错场子了吧?
作者: 烂柯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4:48
至于顶楼说所谓“沽名钓誉”,那愿意来推广座子围棋的,自然可以一起来“沽名钓誉”。
你又管得着吗?为了避免“沽名钓誉”四字,就能捆住了别人的手脚了?
作者: cg20072007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4:59
原因过程已经搞不懂了,看标题,以为张栩改名字了
作者: 烂柯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04
我认为,过百龄是座子围棋旧边角定式的高峰,但过已有一些全局配合的意识了。因为,过有著作《三子谱》,提到利用棋心一子来摆授三子场合的边角定式。宋代及更早的棋手是在实战中发现,棋心一子在打完边角定式后会发生作用,但没有有意识地利用棋心一子。(势子在心,勿打角图。)而过的《三子谱》,有意识地运用棋心一子的引征作用,来在边角定式战斗中获利。这是超过宋代的进步。

过百龄之后,周懒予与汪汉年已经开始注重全局。而黄龙士运用了九三投(《方圆群英志——明清之交的中国围棋史话》的作者伯翔曾提到),九三投将一侧座子联系起来,引发全局性的布局考虑,废弃了各类角图变化,即使运用角图定式,也是在全局中考虑(见《黄龙士弈谱》)。黄是座子围棋布局革命的开拓者,施范更是集大成者。
[attach]153399[/attach]
座子围棋布局发展的最高峰就是全局性的八卦布局。而日本围棋虽然强调定式为全局服务,却从来没有突破过“角图定式思维”,这日本棋手的背谱棋风、从《定式大辞典》的洋洋大作可见一斑。吴清源去日本,带去的也许就是范施的全局分析模式。

黄龙士是全局分析模式的开创者,《黄龙士弈谱》里的变化分析判断法,与狗的剪枝与判断无区别!比如:对一个实战图剪枝后分析了白双飞燕的4个变化,然后判断“上四变见白不宜双飞...”
这些思考方式和路数,以及研究的模式,从中国古棋到吴清源先生,都是一脉相承。吴先生也是上全图分析。这是古棋思考方法,与八卦布局全局判断有关,所以吴大局胜日本棋手并非偶然。清代古棋谱也许不易看懂,但这全局性分析思考方法可以看懂,这种思考方法与中国原生哲学有关。

又,《黄龙士全图》,大家可看“叙”的第一句。黄龙士已是有意识不总结边角定式了,而总结“全势”。黄被称为圣人,是名副其实的,他是座子围棋布局革命家。
[attach]153400[/attach]

作者: 烂柯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07
cg20072007 发表于 2019-2-11 14:59
原因过程已经搞不懂了,看标题,以为张栩改名字了

是说这个贴:http://www.flygo.net/bbs/forum.p ... &extra=page%3D1


作者: 魔刀修罗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20
今、古谁强?至少得当今最强的前10,经过研究,得出结论,那应该靠谱点。而之前,不研究就乱说,
作者: 魔刀修罗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21
肯定不靠谱。而水平不够的,再研究,未必结论正确。
作者: 烂柯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27
》》日本流、手割分析法固然存在局限性,但在某一历史阶段为棋士提供了一个普适的进行子效分析的方法,并基于此极大推动了围棋理论向前发展。你这个研究者看不见?

这涉及到日本围棋的技术发展历史与中国座子围棋的技术发展历史,以及两者的比较。
从本质上来说,自从日本围棋废除座子并且基本眼位当作目,规则差异很大,以前的好杀棋风,无疑是从唐宋传来的,但规则改变后,成了一种围地的游戏。手割分析“在某一历史阶段为棋士提供了一个普适的进行子效分析的方法”,这当然是对的,中国的聂卫平就是日本围棋理论的集大成者,但一旦碰上“不讲道理”,不在你的手割判断范围内的下法,不就露馅了吗?

而中国座子围棋,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。

作者: 烂柯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5:29
中国座子围棋的技术发展历史,走的是不同于日本围棋的另外一条道路。
见本贴30楼。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对,欢迎大家补正。
作者: tw3007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6:04
今胜昔是肯定的,但是有必要把古人贬得一钱不值吗?
作者: geminiyun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7:00
tw3007 发表于 2019-2-11 16:04
今胜昔是肯定的,但是有必要把古人贬得一钱不值吗?

贬得一文不值是哪里看出来的?

作者: caiyidie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7:01
看了半天,也没有弄清楚是个什么因缘。发生了什么?那个吴2p?
我不爱瞎辩论,不迷信古人、当代人,下自己看得懂的棋才是王道。
另外,徐星友是懂得局部手割的,看他的著述就可以清楚。另外中国古典座子围棋的手割依据是避免“坐缓犯重”,缓,缓于时机;重,重复或粘滞。手割有个研究边界,中国古典围棋的座子限制了布局的变化,但奇妙也在此,一旦有了手割研究的理念,它的研究边界也必然是全局性的。辩证就是这样,初看是瓦砾,非智者不能看到其玉髓。
用AI分析不无不可,但要重新修订价值评判权重,否则结论还是难以让人信服。
作者: caiyidie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7:22
就棋的内容,古棋今棋都可以研究,就棋论棋,程度可深可浅,结论要慎重。但前人的卓越成就,我是无原则地表示赞赏敬佩,尤其是像黄龙士这样的大国手。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对超越知识积累的智慧与天赋的敬畏,创新的能力不是谁都是强项。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“凿空”,你今天可以坐飞机环游全球,甚至上到星际轨道上,但你不见得有资格嘲笑张骞,美帝的航空航天如此发达,但没有人去嘲笑莱特兄弟。毫不夸张地说,如果棋神曾经来到过人间,那他就是黄龙士。
作者: 飞天棋神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7:35
我可以这样说,不要求你一定要应,对错实战解决,干吗吵得要死要活
作者: 原力猫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7:57
剑大讼棍果然犀利
作者: syp681    时间: 2019-2-11 18:08
几天没来,这里又热闹啦。
作者: caiyidie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0:18
手割,日本围棋术语,别指望在兼山堂、眉山墅隐上见到它,字眼只是皮相,它的实质在于,后下的棋,不要让先下的棋处于尴尬的逻辑悖论位置。至于怎么就尴尬了,有常理可依,但绝无死理可依,所以看似简单,实则很难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0:46
caiyidie 发表于 2019-2-11 20:18
手割,日本围棋术语,别指望在兼山堂、眉山墅隐上见到它,字眼只是皮相,它的实质在于,后下的棋,不要让先 ...

看来,您所说的徐氏手割,与日本手割没有类同的关系。
作者: lhbmmx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0:57
棋的技术,还在不断的进化中,AI的出现也不过加快了一些进程而已。我们千万不要用固有的思维去解读。不管是螺旋式的进步还是如何进化,知识的挖掘,积累肯定在不断增加,但具体到一个人或者顶尖人才能够在其中吸收多少,进而转化成自己的东西,进一步创造一些东西,则要看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了。任何鼓吹古棋一定强于今棋,或者今棋一定强于古棋,都是片面化,绝对化,都是错误的,坚决不能赞同。
就好比体育项目,训练手段,人体素质肯定是越来越强,但是具体到最高水平,则一般要过一时间,几项机遇达到一起时才能有所突破,创造记录,有的记录会保持几年甚至几十年。有的记录虽然破了,但也不是二三流水平能够够得上的,不要说这些被业余运动员超过的职业运动员了。
作者: llk1234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1:06
一群神经病
作者: 花无双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1:07
哪家的疯狗没管好,放出来乱咬人了
作者: lhbmmx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1:08
“不服?咱俩下一盘试试?”
相对于围棋这个项目,的确可以盘上见真章,但并不是棋力高的,一定是正确的,即使相对正确的,很大的可能是他错的少一些,或者某些方面强一些而已。
一个小孩学走路,一个跛子拼命跟他说,你走的姿势不对,要象我这样,我比你快多了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1:22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1 21:30 编辑

[attach]153476[/attach]

黄龙士《弈法总论》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1 21:28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1 21:38 编辑

黄龙士《弈法总论》说:“要必须段段审势”...(这是判断)...“亦必明彼此虚实强弱”...(这也是判断)...黄龙士还说:“总之,不外乎算。算之至精,不过于先手;无先手,非得算也。”看来,审势判断最后都归结到计算,计算力是第一位的,有计算力就有杀力。黄龙士还非常强调争先(算之至精,不过于先手;无先手,非得算也。)
从本贴30楼的黄龙士全局分析模式的发现与论述,到以上黄龙士对棋局判断与计算的见解,可见,黄确实是围棋发展史上革命性的人物,不愧称之为圣人。

作者: faiut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3:58
有理有据啊!比那个啥的帖子强太多
作者: yanglei7010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5:22
这种文章就能当所谓的圣人了?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6:12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2 16:38 编辑

《黄龙士弈谱》“弈法总论”及所附“诀条”简介:
1、开篇强调多算胜;
2、将围棋之地分为五地,五者,轻、交、重、争、伏也。而如何用伏兵,“敌所必由之地,利于用伏。” 用的是倒推法设伏,详见原文。很厉害,这样就不是蒙特卡洛剪枝了!是从枝条倒推到根部。
3、提到判断形势的重要性,“要必须段段审势,势在边则就边,势在腹则就腹...”。
4、对“虚实强弱”、“缓急轻重”的论述,也很厉害。“彼实而我虚,当攻彼而固我。彼虚而我实,当侵彼而夺先。彼弱我强,则...。彼强我弱,则...。”
大家可以看原文揣摩下,必会有收获。
5、总结为“总之,不外乎算。算之至精,不过于先手。无先手,非得算也。”强调计算与争先。


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6:33
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9-2-12 16:35 编辑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2 16:12
《黄龙士弈谱》弈法总论简介:1、开篇强调多算胜;
2、将围棋之地分为五地,五者,轻、交、重、争、伏也。 ...

章老师,最好不要把这当宣传阵地,这里象您一样狂热的古棋爱好者几乎没有,在这里您的理论没有市场。很多棋友是因为同情您的遭遇才站在您的立场上,但没达到象您爱古棋的这种程度。我可以保证我们这象吴2p那样污言秽语没教养的人是没有的,不会人身攻击,但不排除版主不爱听您这一套,把您封号,成年人都有自己的观点,灌输没有用。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6:40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2 16:12
《黄龙士弈谱》“弈法总论”及所附“诀条”简介:
1、开篇强调多算胜;
2、将围棋之地分为五地,五者,轻 ...

您可以象多九公一样发点棋手典故。或者象双节棍老师一样整理点棋谱,不要评论。

作者: 博浪无槌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6:43
肥仔胡 发表于 2019-2-12 16:33
章老师,最好不要把这当宣传阵地,这里象您一样狂热的古棋爱好者几乎没有,在这里您的理论没有市场。很多 ...

胡老师,后来我也反省了,如果按以往脑子不清楚的就封,那这论坛就真剩不下几个人了。。
所以。。没事的,只要不是有明确违规的内容或者什么地方犯了众怒,想宣传啥都无所谓了,敞开儿了玩吧,大家嗨皮就好。爱聊古棋就聊呗,随意。

作者: yanglei7010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6:56
博版大气。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,这表明,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。如果某个人硬要说二加二等于五,你只会感到怜悯而不是愤怒。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7:11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2 16:56
博版大气。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,这表明,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 ...

哪些地方是二+二=五,希望杨大师指正。
兜圈子算什么,正面交锋一下嘛。

作者: 千年劫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7:16
李喆棋谈:“分边与连片” 古今布局之流变
日本古棋布局有一明显特征,即“先角后边”。教棋先生在启蒙之初便明确指出布局的价值顺序:缔角=挂角>拆边。直到一位伟大棋士横空出世,才撼动了这个教条。吴清源先生从小兼习中日棋谱,博采两家之长,其后与木谷实一同开创新布局,对今棋布局之影响甚巨。我认为新布局的理念,很大程度上是从中国古棋思想中提炼而来。

对于“连片”的重视程度,是中国古棋与日本古棋在布局理念上的重要差异。日本古棋通常是“由角及边”,中国古棋则从起手式开始考虑分边,阻止对方连片。“新布局”一声春雷,又经过“三连星”、“中国流”等连片布局的流行,时至今日,布局乃以拆边连片为常态。

  中国古棋布局强调分边,今棋布局强调连片,二者实为一体两面,是同一种理念的两种表现形式。

综上,如果对今棋的布局理念稍作溯源,应该可以看出“中国古棋——新布局——今棋”这样的一条脉络。而日本围棋则在具体技术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。我认为,今时今日围棋布局的诸般下法,在技术上更多地承袭了日本的研究成果,在理念上则有接近中国古棋的倾向。
作者: 博浪无槌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7:32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2 16:56
博版大气。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,这表明,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 ...

其实,2+2=5本也不至于怒的。。。关键是你问他2+2不是4么,多那1是哪儿来的?然后他告诉你:所以,6除以2是等于3的。。
然后你问他咱不是说加法呢么,除法怎么回事?然后他告诉你你看,6要是减2呢,就是4,4就比3多1了。。。你还问么?
哈哈,所以,2+2爱等于几等于几…,看见4你赞一个,看见5,别坑声就完了

作者: caiyidie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8:04
本帖最后由 caiyidie 于 2019-2-13 08:22 编辑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2 16:12
《黄龙士弈谱》弈法总论简介:
1、开篇强调多算胜;
2、将围棋之地分为五地,五者,轻、交、重、争、伏也 ...

兄弟不才,提个建议,将龙士先生的奕法总论电子版放在下面,著而不述,暂且收官,也不失进退有据。这段文字,先前无缘看到,很不错的。龙士先生的棋谱传世的不少,今日坛里的双节棍老师苦心孤诣,冥心穷搜,又有新的收获,待机会成熟,诸位必将会看到。
好多人将围棋与琴、书、画并提,实际上有个问题没有理清,都是些什么人在玩这个?又都是些什么人以此为生?
古时候,没有书法家这一社会职业吧?大家都用毛笔,写的好的人大有人在,为什么你就没有传世?因为真没有量化标准,你又人微言俾,没有人为你摇旗呐喊,就这样你就沉了。传世书家,多为社会精英阶层,掌握更多社会资源,例子就不举了。
围棋,很公道,很单纯,能赢棋,你就厉害,它不论你的社会阶层,所以它也不怕别人研究、发展、淘汰。从明末群雄逐鹿到黄龙士一统江山,这期间淘汰了多少不合棋理的东西,实战围棋有了长足进步,棋理本身也在与时俱进。即便这样,也难以掩盖棋手社会地位不高的事实。黄龙士幼时去拜谒遗老杜浚,杜只可惜黄为什么不去念书呢?就算是施襄夏,也不无心情复杂地表白“吾非奕人”,但因为明末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,好多出名棋手生活有了保证,有了人格的觉醒与自尊,比如过百龄、周揽予,尤其出名的如范西屏。种种原因,座子围棋退出了历史舞台,民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,咱们玩的是日本围棋,建国后,棋手们生活在体制内,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,但改革开放后,又逐步进入半官方半市场的一个阶段。棋手的成长经历,怎样安身立命,身份认同,圈外的人不知道了解不了解,反正我不太了解。但一句话,今天的职业棋手与黄范施既没有精神脐带连接,在全新的时代,与普通人一样,有点焦虑感,应该很正常吧。说实在的,下什么样的棋,这不重要,随世而沉浮就行了,招魂完全没有必要,强按牛头又何苦呢?说白了,在咱们这儿,下棋,就是一个职业,混个饭吃,如此而已,不要对别人苛求太多,职业棋手就是棋艺方面的专家,与大家平等交往就好,出了这个圈,相忘于江湖,他可能混的还不如你,所以人格平等地交流很重要。
你搜集的黄龙士先生的论述很不错,能放上来共享,我个人先表达谢意。作为一个成人,咱们慢慢磨磨脾气,偏执会妨碍我们的正常交流,进而影响你的生活、事业,求同存异,多交朋友才是大家应该追求的。


此段公案暂且按下不表,您看如何?祝您春节愉快。



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8:19
caiyidie 发表于 2019-2-12 18:04
兄弟不才,提个建议,将龙士先生的奕法总论电子版放在下面,著而不述,暂且收官,也不失进退有据。这段文 ...

杭州《围棋文献集成》第22册内有。
作者: geminiyun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8:20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2 16:56
博版大气。 如果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,这表明,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 ...

雷叔

作者: james_hypo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8:54
周陈之后,世上再无中古棋,今胜古也好,古胜今也罢,没有任何的意义。勺子集锦都有看过吧,假使几百年后,某位当今一流甚至超一流棋手只流传下一局勺子,是否可以据此判断这人连业余都不如?甚至还有开局就打勺子崩盘的。我们要做的是古为今用,汲取其中的精华,而不是吹捧亦或是贬低。
狗出现后,人类对于围棋很多所谓的真知灼见已经被狠狠的扇耳光了,所以不要在停留于原地去盲目猜测古今孰高孰低了,有时间打两局棋谱挺不错的!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2 19:54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2 20:08 编辑

《黄龙士弈谱》弈法总论与诀条(可能不太清晰,手机上不好弄,以后再传吧)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3 05:18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2 15:22
这种文章就能当所谓的圣人了?

经学家阎若璩曾将清初的十四位各行业的名人合称为“清初十四圣人”,其中包括文学家钱谦益、汪琬、魏禧,思想家顾炎武、黄宗羲,诗人朱彝尊、顾梁汾,书法家郑簠等人。而黄龙士作为“棋圣”,成为唯一一个与众人共同入圣的棋界人士。由此可见,彼时黄龙士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围棋圈。
作者: yanglei7010    时间: 2019-2-13 08:54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3 05:18
经学家阎若璩曾将清初的十四位各行业的名人合称为“清初十四圣人”,其中包括文学家钱谦益、汪琬、魏禧, ...

从来就没有什么圣人。尤其是和钱谦益之流为伍,是露脸的事吗?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3 09:14
清初十四圣人,思想家顾炎武、黄宗羲的生平值得一看。
作者: 简单玩棋    时间: 2019-2-13 09:31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3 08:54
从来就没有什么圣人。尤其是和钱谦益之流为伍,是露脸的事吗?

钱谦益这人确实不怎么地,比较复杂,但历史评价基本一致:首鼠两端,居心反复

作者: yanglei7010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1:03
水太凉,头皮痒,呵呵。
作者: sxy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1:04
还棋头影响不大吧?!多三块棋也就3个子6目,中国规则一个贴目近乎4多4 块棋。影响大的是彩棋因素,古棋不仅是想赢棋,而是要赢得多,这大大改变行棋方式。若一盘棋仅输了个棋头,无所谓吧!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1:11
本帖最后由 烂柯1983 于 2019-2-13 11:53 编辑
yanglei7010 发表于 2019-2-13 11:03
水太凉,头皮痒,呵呵。

难道只会打打哈哈?希望杨大师指正。兜圈子算什么,正面交锋一下嘛。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3:04
sxy 发表于 2019-2-13 11:04
还棋头影响不大吧?!多三块棋也就3个子6目,中国规则一个贴目近乎4多4 块棋。影响大的是彩棋因素,古棋不 ...

影响大的吧,起码开局就点三三不会考虑了。
作者: sxy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3:09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3 13:04
影响大的吧,起码开局就点三三不会考虑了。

黑棋贴7目半,照样一开局,黑就点3,3

作者: 肥虎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4:14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3 05:18
经学家阎若璩曾将清初的十四位各行业的名人合称为“清初十四圣人”,其中包括文学家钱谦益、汪琬、魏禧, ...

头痒水凉钱谦益,这也叫圣人?

作者: vvvv2008    时间: 2019-2-13 15:29
vvvv2008 发表于 2019-2-11 11:53
范西屏在桃花泉弈谱的序中早就讲明了今定胜昔,范圣的真知灼见和气度令人十分佩服。

我说的当然是高手,当代阿猫阿狗都比范施强可能吗?

作者: wdtbxz    时间: 2019-2-22 20:39
还特么的顶呢???都是闲的还是作》?棋具交流,棋艺探讨,对棋的心得体会,有多少事要干!就这个破帖子,顶到92楼,一点营养都没有!
作者: 王至庸    时间: 2019-2-24 21:39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2-11 21:28
黄龙士《弈法总论》说:“要必须段段审势”...(这是判断)...“亦必明彼此虚实强弱”...(这也是判断)...黄龙 ...

不知道黄龙士《弈法总论》这书哪里购得,请指点。谢谢

作者: harvardboy    时间: 2019-2-25 16:57
文字密集恐惧症,实在看不懂说啥呢都。
作者: 鳄鱼爱吃牛    时间: 2019-2-28 01:58
一个人在吃饭,旁边站着两个人,一个说那个人吃的菜肯定好吃,另一个说不好吃,这两个最后打起来了。吃饭的一头雾水。
作者: yqxc2003    时间: 2019-3-1 16:31
我这个吃瓜群众看完这个事情的感觉是:章玻璃心,吴只不过说了一句,反应就如此过激,上纲上线,人才啊,生不逢时,可惜文革早过了。不过吴后来的反映也说明了职业棋手的个人素养不过如此而已
作者: 博浪无槌    时间: 2019-3-1 18:57
yqxc2003 发表于 2019-3-1 16:31
我这个吃瓜群众看完这个事情的感觉是:章玻璃心,吴只不过说了一句,反应就如此过激,上纲上线,人才啊,生 ...

人家可一点不玻璃心。。反而唾面自干的本事是一流的…
一般人说啥肯定就不理了,但是是2P(参见某人发的简介还是挺有身份地位知名度的2)说的,那还不抓紧薅住把热度蹭足足的…
这机会不容易的,因为确实,但凡有点素质的P谁没事闲的会扯这些东西…

作者: 未来可期    时间: 2019-3-1 19:25
手机上了个大概,作为棋渣,无法评论。但提到的吴2P,以前没听说过,所以百度了一下——2015年吴2P主动对王琛挑起十番棋,然后0:6
作者: geminiyun    时间: 2019-3-2 16:01
未来可期 发表于 2019-3-1 19:25
手机上了个大概,作为棋渣,无法评论。但提到的吴2P,以前没听说过,所以百度了一下——2015年吴2P主动对王 ...

    本来随便写一写也就图个痛快,没想争辩什么,因为知道争辩是没用的。0比6也好,0比10也罢都不能否认其职业水准,连败就没有发言权了?就没有对棋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了?常昊对小李多少连败来着,小强对小羊多少连败来着?能因为连败就否认其国手身份么?
     撇开吴二段的人品不谈,我对吴惹上章大师是深表同情,原因很简单,章大师以一种流氓赖上秀才的方式强行和职业讨论棋理?还一定要分出个对错,然而要观点没观点,要研究没研究,要论据没论据,就是摘出古籍上的一两句话来强行说服你,结果吴心态崩了,言辞出现了问题。然后章就不再论棋了,开始说拟辱骂汽油,辱骂棋圣。为什么我会同情吴,因为我曾经也试图和章交流过所谓的古今之辩,结果像踩了一坨狗屎。章不会听你在说什么,他只想输出他的观点,他想做古棋研究的大家,你懂?(水平又不够,可怜可悲的一个人)
     我写这个帖子,是针对章的做事方式有意见,太无赖的一个人了。

作者: ericyu    时间: 2019-3-3 09:36
两个问题,1古棋今棋技术上哪个强,愚以为今棋强。2古棋手今棋手那个天赋高,说不清。今棋人人能学,方法对,足够奴力,业5可期。古棋不然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3-3 10:20
王至庸 发表于 2019-2-24 21:39
不知道黄龙士《弈法总论》这书哪里购得,请指点。谢谢

杭州《围棋文献集成》第22册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9-3-3 18:04
一行在宰相张说的府邸观看大唐第一围棋高手王积薪下棋,在此之前一行本不通围棋,但看了一局后,便与王积薪对弈,竟不相上下,后笑对张说言:"此但争先耳,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,则人人为国手。"

谁是古今第一大牛?舍此君为谁?
作者: 千年劫    时间: 2019-3-4 13:47
geminiyun 发表于 2019-3-2 16:01
本来随便写一写也就图个痛快,没想争辩什么,因为知道争辩是没用的。0比6也好,0比10也罢都不能否认 ...

那个帖子下面众人的发言你从头到尾都看了?你无非是把以前对章先生的看法和情绪又带到这件事而已,请问这样能客观吗?吴人品如何不清楚,个人感觉是个性情中人。但那个帖子吴的表现确实欠妥。上来第一句就是“古棋吹”,然后说那个点很臭,点了居然还接上更臭,棋型像坨鲇鱼,棋理不通。有棋友指出,点了接完全符合棋理,陈祖德早就针对这一局部评述过,劝吴看看当湖十局再来说话。吴后来对这个棋型再也不发表意见,只强调自己年轻时看过当湖十局无数遍,熟的很,说双飞燕在当湖十局只出现过一次的棋型,章先生却拿来讨论毫无价值。立马有棋友指出,双飞燕在当湖十局出现过好几次你都不知道?还说自己熟的很?哈哈,其他吴骂人的话我就不再转发了,众棋友也有骂人的。

作者: 未来可期    时间: 2019-3-4 17:32
geminiyun 发表于 2019-3-2 16:01
本来随便写一写也就图个痛快,没想争辩什么,因为知道争辩是没用的。0比6也好,0比10也罢都不能否认 ...

理解你的心情

作者: yqxc2003    时间: 2019-3-5 05:19
博浪无槌 发表于 2019-3-1 18:57
人家可一点不玻璃心。。反而唾面自干的本事是一流的…
一般人说啥肯定就不理了,但是是2P(参见某人发的 ...

博版一向如此神目如电,赞!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3-5 09:53
这些人,在文革都是人才啊。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9-3-5 09:59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

己所欲,亦勿施于人

所以,还是“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”

作者: 烂柯1983    时间: 2019-3-5 11:38
大字报挺溜的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9-3-5 11:56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3-5 11:38
大字报挺溜的

共勉共勉!

作者: 王至庸    时间: 2019-3-22 23:29
烂柯1983 发表于 2019-3-3 10:20
杭州《围棋文献集成》第22册

谢谢兄的指点,回头看看怎么购入。





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(http://www.flygo.net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