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扬围棋

标题: 一本奇书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8:51
标题: 一本奇书
今天收到了一本奇书。
图片如下[attach]135627[/attach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8:54
说它是奇书,是因为书中有一些棋谱是用上图的抄写方式写成的。
这个抄写方法我是闻所未闻,此为一奇怪也。
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02
棍老师解读下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04
简单的看了看书中的内容,庞大驳杂。
既有50年代中国顶尖棋手的对局,还有吴清源、坂田荣男等棋手的棋谱。
还有民国高手的对局,还有日本棋手的死活题。
书的内容和书名我从没有听到过任何有人介绍过,此二怪也。
很多对局时在棋史家徐润周先生的住所中进行的,但印象也未见徐先生有所介绍,此又弈奇也。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05
这个不是书,就是手抄的坐标记谱法呀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12
[attach]135628[/attach]
书肯定不是一人所出,很多都是当时的棋友出资,
当时的人想看可以去信,找到当时还住在上海的胡沛泉,由他复印。
书中还交杂着毛笔和圆珠笔抄录的棋谱,此又是一奇也。
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13
棍老师,这种坐标记谱法,在《濑越死活词典》答案卷里,在旧版《官子谱》的答案里一直有用到,并非独一无二的。您这个是手抄本还是印刷的?如果是印刷的书反而值钱。手抄本要看谁抄的才能确定价值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13
肥仔胡 发表于 2017-6-23 19:05
这个不是书,就是手抄的坐标记谱法呀。

有些是手抄的,有些是油印的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19
zyzzhyzzx 发表于 2017-6-23 19:02
棍老师解读下

简单看了看后面的棋盘的标记,有点明白了。
那时的棋谱是用坐标表示,坐标-9就是在的19线,-8是18线,以此类推直到-1。
10线是用0来代表,接下来是1~9代表的是9至1线。
[attach]135629[/attach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23
肥仔胡 发表于 2017-6-23 19:13
棍老师,这种坐标记谱法,在《濑越死活词典》答案卷里,在旧版《官子谱》的答案里一直有用到,并非独一无二 ...

肥仔兄见识广博,令人钦佩。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25
本帖最后由 肥仔胡 于 2017-6-24 07:16 编辑

不知道胡沛泉先生还健在吗?他好象到大西北做教授去了。不过您这个书考虑到当时的背景,确实价值不菲。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27
以前平凡兄卖给我一本濑越的死活词典,当时答案卷就是全用坐标制。
作者: 平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28
希望能做出棋谱来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40
书值不值钱,并不是我考虑的问题。
书中有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棋谱才是我赶关注的。
最起码我还没有这些棋谱。
诚然,现在研究古谱的人虽然比研究现在棋谱的人少,但毕竟还是有一些的。研究民国棋手的人恐怕就更少。
因为民国棋手的实力实在不成,然而没有这些棋手的坚持和努力,围棋一道在我国就非常有可能消失不见了,没有这些老一代的棋书大力提携,就不会有后来的陈吴时代,也不会有后来的聂旋风时代。
这些棋手很多从小接受的是座子的开蒙,后又改成自由开局,导致前后的围棋理论失调,加之,长年兵荒马伦,军阀割据,可谓生不逢时,有此成绩也是必然结果了。
盛世勿忘国耻,前人之鉴,后人谨记。
切莫忘记我国还有一些为围棋呐喊、彷徨、承上启下的那些棋士们。
作者: 修业之道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42
为什么要这样记谱呢?这还不如画张棋盘记上面来得省事吧,而且这么记人家手边没棋盘根本没法看谱啊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48
肥仔胡 发表于 2017-6-23 19:25
不知道胡沛泉先生还健在吗?他好象到大西北做教授去了。不过您这个书考虑到当时的背景,确实价值不菲。要不 ...

今年有期天地上写胡沛泉老人家都90多岁了,我真想隔着天地问问他老人家。
您一共有多少棋谱,和那些高手对过局,要不在过两年棋谱就都会不见的。目前清代的棋谱基本上是以200年前的棋谱为多,可是民国的棋谱距今也及不到百年,散失的太多。
如此在过200年,现代像柯洁、古力的棋谱,能还有100就是谢天谢地了。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50
画棋盘要油印还费钱,一个个画他可能没时间,我觉得他这样记谱肯定是考虑了经济因素和时间因素。他只在别人需要时油印,而不会自己图方便去油印画好的空棋盘。而且当时有没有红笔,用图谱法是不是方便也是个问题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52
平凡 发表于 2017-6-23 19:28
希望能做出棋谱来

棋谱一定会作成的,然后山寨。
如有机缘,这本书的归宿应该是国家图书馆,或是上海棋院。毕竟这是本与上海颇有渊源的书籍,应该回到他的故乡,或是更好的地方。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53
棍兄有所不知,大比赛不要说网络有棋谱库,就是国家队,也有俞斌设计的棋谱管理程序,所以和民国情况是不同的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19:58
肥仔胡 发表于 2017-6-23 19:53
棍兄有所不知,大比赛不要说网络有棋谱库,就是国家队,也有俞斌设计的棋谱管理程序,所以和民国情况是不同 ...

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了。但总想着,如果现在不建立起来棋谱库,将来有些棋谱就会消失了。


作者: 平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0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23 19:52
棋谱一定会作成的,然后山寨。
如有机缘,这本书的归宿应该是国家图书馆,或是上海棋院。毕竟这是本与上 ...

棍兄,如果要我录入的话,我可以出力,到时您也可以审核一下,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2
[attach]135630[/attach]

这是对当时第一个九段的产生报道。
然后吴清源成为九段,当时中国棋界还不知道吴先生是怎么成为九段了。

作者: 修业之道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2
本帖最后由 修业之道 于 2017-6-23 20:20 编辑

不用事先油印,画张空棋盘不怎么费事的啊,相比每步记的时候都要对坐标,我觉得还不如画张棋盘更省事,记谱错误率也低。另外死活题因为只占棋盘一小部分面积,坐标要少太多,况且正解手数也没几步,用这个方法记还能理解。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5
您这个书自己留着好,除非上海棋院出价收购。其实公家古书籍保护不善不是新闻,虫咬水泡,不象我们那么爱惜的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5
平凡 发表于 2017-6-23 20:00
棍兄,如果要我录入的话,我可以出力,到时您也可以审核一下,

好的,感谢平凡兄,如要整理时一定会麻烦您的。不过好在相这样的坐标棋谱不多,要不就要哭了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09
肥仔胡 发表于 2017-6-23 20:05
您这个书自己留着好,除非上海棋院出价收购。其实公家古书籍保护不善不是新闻,虫咬水泡,不象我们那么爱惜 ...

我也只是一个设想,不过将来我有机会都是希望将其捐赠出去。
希望书在其它的地方能够更加发挥出他的价值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0:17
修业之道 发表于 2017-6-23 20:02
不用油印,画张空棋盘不怎么费事的啊,相比每步记的时候都要对坐标,我觉得宁愿画张棋盘更省事,记谱错误率 ...

赞同老兄的意见,我试着整理了一个棋谱的前几步,没到十步我都快疯了。这比我整理怡怡堂围棋新谱要难的多,那本书是一字代表一步,而这个每个坐标横竖位置真有些古怪。令人眩晕,真是的当时还不如画个棋盘上面添数字好。

作者: 阶微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1:04
笛卡尔坐标系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1:13
阶微 发表于 2017-6-23 21:04
笛卡尔坐标系

这个坐标系是什么,要请老兄的指教。

作者: 阶微    时间: 2017-6-23 21:19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23 21:13
这个坐标系是什么,要请老兄的指教。

这是个装逼的说法,普通说法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平面斜角坐标系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02:20
小睡了一会儿,实在无法入睡。
起来将这本书仔细看了一下。
初步得到了个结论。这本册子是由胡沛泉先生编写的。写作时间为50底年至52。
然后由很多棋友出资油印。
很多需要这些棋谱的棋友再給胡先生去信(书中记载了两个胡先生的住处),然后胡先生在将其所印的棋谱邮寄给其他棋友。
这本书还穿插了一些手抄的棋谱,与油印棋谱不符合,但从棋子的处理,和棋谱都是按-9至9来编写,可能是后来胡先生手抄的。
书中还有胡先生的签名,但需要高手鉴定。[attach]135631[/attach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02:33
这本书还收集了王子晏的遗局。
并统计了其1920年以后和国内棋手对局的记录。这个记录实在是弥足珍贵。
胡先生的资料有很多都是从杨寿生、顾水如等人那里抄录来的。
书中还详细记载了胡先生是怎么从二段升至三段的。以及这几年间出现在上海的重大比赛。
实际上当时在上海这三个比赛,虽然参加的人不多,已经和全国锦标赛差不多了,代表着当时中国顶尖水平。
总体感觉,实际上这本书,或是小册子,与上海60年代的围棋月刊很是相像。或可称其为50年代的围棋月刊。弥补了我国建国初期,对局记录的空白。
作者: firefir    时间: 2017-6-24 07:21
薛兄辛苦了!
收集整理散逸棋谱本该由官方机构做的事,现在反倒是民间在做,真是无言以对,不知那些大老爷们是不是也能觉得无颜以对。
作者: lyowoa    时间: 2017-6-24 09:37
这就是传说中的胡老先生编的围棋通讯吗?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06
firefir 发表于 2017-6-24 07:21
薛兄辛苦了!
收集整理散逸棋谱本该由官方机构做的事,现在反倒是民间在做,真是无言以对,不知那些大老爷 ...

谢谢老兄的夸奖,我也觉得这些事情光靠民间整理,始终是杯水车薪,希望能能够有人能对这件事情重视起来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07
lyowoa 发表于 2017-6-24 09:37
这就是传说中的胡老先生编的围棋通讯吗?

不是的,我有围棋通讯的PDF,比这书要早。
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18
firefir 发表于 2017-6-24 07:21
薛兄辛苦了!
收集整理散逸棋谱本该由官方机构做的事,现在反倒是民间在做,真是无言以对,不知那些大老爷 ...

兄多虑了!官方再怎么也是不会“无颜”的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38
[attach]135634[/attach]
疑似胡先生的签名,请大家鉴定,是否是真迹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39
[attach]135635[/attach]
王子晏的对局统计,其中大部分棋谱,今已经罕见了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40
[attach]135636[/attach]
胡先生的对段位积分法的草案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0:41
[attach]135637[/attach]
书的外貌。

作者: zyzzhyzzx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1:00
这些资料流传下来不易
作者: fumino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3:37

作者: 阿扬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6:40
这些资料真不容易啊
作者: fumino    时间: 2017-6-24 17:18
阿扬 发表于 2017-6-24 16:40
这些资料真不容易啊

=w=在楼主兄那里又可以保存好久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5 05:41
目前这本书还没有名字,
还请大家集思广益,
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5 06:00
海上棋坛珍录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5 06:52
双节棍不眠夜1573
作者: 飞扬破刀    时间: 2017-6-25 10:45
这也淘得到,牛人
作者: vvvv2008    时间: 2017-6-25 11:27
海上棋坛遗珠录
作者: xchwd    时间: 2017-6-25 13:42
战祸频仍,各类资料遗失尤甚,幸由棍兄得之
作者: 肥仔胡    时间: 2017-6-25 16:53
与战祸无涉,应当说逃过了文化大革命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6 19:44
vvvv2008 发表于 2017-6-25 11:27
海上棋坛遗珠录

这个名字很好,就叫这个名字吧。

作者: vvvv2008    时间: 2017-6-26 22:14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26 19:44
这个名字很好,就叫这个名字吧。

谢谢!!!

作者: yellowred5    时间: 2017-6-27 09:29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23 20:17
赞同老兄的意见,我试着整理了一个棋谱的前几步,没到十步我都快疯了。这比我整理怡怡堂围棋新谱要难的多 ...

这个整理简单啊。你按照这个坐标模式打印一张空白棋盘,复印几张,然后按照坐标把1,2,3,4录入进去。同时录入电脑记谱程序。先整个输入完,然后根据棋子的位置合理性,找记录错误就容易了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27 10:07
yellowred5 发表于 2017-6-27 09:29
这个整理简单啊。你按照这个坐标模式打印一张空白棋盘,复印几张,然后按照坐标把1,2,3,4录入进去。同时 ...

好的,我会试试的

作者: chyl167    时间: 2017-6-30 07:57
只看得到一图片?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30 09:44
chyl167 发表于 2017-6-30 07:57
只看得到一图片?

怎么是只有一个图片,图片好些呢?不过没有办法上传整页的图片,因为有些资料还不能公开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0:02
这些日子又仔细的看了看这本书,其中有很多历史资料和棋谱,不是这本书保存,恐就散失了。很多记载与赵之云先生的记载还是有一些出入的。还有很多都是我首见的。例如说王幼宸先生是什么时候到的上海,到了上海和刘棣怀下了多少局棋,是什么棋份,这书里都有记载。我国目前建国后(1949年10月1号)最早的棋谱这里也有记载。很遗憾,我国那时对棋谱的保存还没有形成习惯,如那时开始棋谱收集工作,能留下的棋谱就会更多了。
作者: chyl167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0:04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30 09:44
怎么是只有一个图片,图片好些呢?不过没有办法上传整页的图片,因为有些资料还不能公开。

谢谢,理解,,是我没看仔细,以为说有看到哪些哪些棋谱的是别人

作者: missdeer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1:14
可惜啊,现在即使有人研究古谱,偶然发现的珍本、孤本也常常是沦为某一位收藏家敝帚自珍的宝贝,或者偶尔被极小一撮人的小圈子里赏玩。要被普罗大众所知所识简直是痴心妄想。各种文化、技艺传承的断绝大多缘于此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3:41
missdeer 发表于 2017-6-30 11:14
可惜啊,现在即使有人研究古谱,偶然发现的珍本、孤本也常常是沦为某一位收藏家敝帚自珍的宝贝,或者偶尔被 ...

老兄说的对,我收集古谱全集就是为了这些棋谱能更远的流传下去。

作者: rengui._aAEne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4:55
本帖最后由 rengui._aAEne 于 2017-6-30 15:01 编辑

[attach]136053[/attach]
这个做个坐标转换就可以转换为现在通用的sgf文件。需要的话,请说一声,我可以写个简单的程序,录入(-7,3)这种坐标,程序自动生成sgf文件。

唯一的问题是,现在不清楚他这个坐标的前后数字 (-7, 3), 哪个是横坐标,哪个是纵坐标。(一般说来应该就是普通笛卡尔坐标系那样,横坐标在前)。
不过这其实不是啥问题,围棋盘是对称的,先横后竖和和先竖后横并没有本质区别,也就是换了个方向看而已。

作者: 泡泡沙    时间: 2017-6-30 18:42
在此诸家棋会中,有一出人头地者胡沛泉,当张淡如后期在萨坡赛路(今成都南路)办棋会时,刘大将初从北来,沛泉年才十岁,也作张门座客,初时受六七子,人还矮小,立在椅上手挥目送,思路敏捷,上手刚才落子,他随即投去,进步也快,不到二个月便达二子阶段。稍长留学美国,艺事中辍。回国后,任大学教授,余兴参加我们棋会,汇选高手们佳局,油印【围棋通评】,日本【棋道】曾选载其中局谱并加评解。沛泉棋风特点,重视外势,常能掌握主动。后来和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是否这个?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1 05:38
rengui._aAEne 发表于 2017-6-30 14:55
这个做个坐标转换就可以转换为现在通用的sgf文件。需要的话,请说一声,我可以写个简单的程序,录入(-7,3 ...

感谢老兄,不知道老兄是如何作出来的,还请指教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1 05:40
泡泡沙 发表于 2017-6-30 18:42
在此诸家棋会中,有一出人头地者胡沛泉,当张淡如后期在萨坡赛路(今成都南路)办棋会时,刘大将初从北来, ...

看着非常像我购买的这本书,不知道老兄的这个文章的出处。

作者: 泡泡沙    时间: 2017-7-1 06:20
徐润周的文章,这围棋月刊上有连载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1 06:59
泡泡沙 发表于 2017-7-1 06:20
徐润周的文章,这围棋月刊上有连载

好的,我去查查。谢谢老兄。

作者: 泡泡沙    时间: 2017-7-1 09:08
本帖最后由 泡泡沙 于 2017-7-1 10:31 编辑

海上围棋杂忆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【徐润周】
【一】
        在清末民初来沪的围棋界前辈,有陈子怀、罗诗伯、姜鸣皋、王伯恭、英星垣、张乐山、伊耀卿、赵育甫,范楚卿、王彦青,唐善初等人。除唐善初外,其他皆闻名而未识荆。
        陈子怀,名邦荣,江阴人,和老同事王志贤是同乡。王告我,子怀讲周小松的饶子棋,工力实可钦佩,他有时故意超额饶子,在夹墙的围攻中,从容做活,旁观者每为之触目惊心,子怀得到亲传,饶子棋也很厉害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【三】
抗战中期诸职业棋客,有些已经故世,其存者依然靠此营生。引人注目者,有个绰号白袍小将的董文渊,杭州人,家贫失学,十余岁时便在茶楼露面,他既无师承,又不看谱,接战中时出巧着,开始和魏海鸿等当受三子,不多时便与争先,继而渐至突破,惟以行为失检,人每望而远之。
与文渊年岁相仿艺品亦高者有余孝曾,温州人,他的父亲余冠周,毕业北京大学,课余学弈,对当时第一流约差一先。余孝曾读书于大夏大学,在校便有盛名。为“大夏四杰”之冠(其余三杰为陈嘉谋、吕濬、周传谔)。冠周棋风稳健,孝曾更加精悍,惜不永年,逝世于1940年,仅三十余岁。同时还有冯振,常住南京,偶来上海,艺品在余氏父子之间,抗战时西行久无消息。在这时期,濑越宪作曾偕其高足吴清源、桥本宇太郎访华,邀集在华日人上田清、白鸟澄子和顾水如、王子晏、陈砚香、王幼宸、董文渊等,双方合共十二人,就虹
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在此诸家棋会中,有一出人头地者胡沛泉,当张淡如后期在萨坡赛路(今成都南路)办棋会时,刘大将初从北来,沛泉年才十岁,也作张门座客,初时受六七子,人还矮小,立在椅上手挥目送,思路敏捷,上手刚才落子,他随即投去,进步也快,不到二个月便达二子阶段。稍长留学美国,艺事中辍。回国后,任大学教授,余兴参加我们棋会,汇选高手们佳局,油印【围棋通评】,日本【棋道】曾选载其中局谱并加评解。沛泉棋风特点,重视外势,常能掌握主动。后来和大燮均调赴西安,成为该地业余双杰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
的技术,传续新苗,前途进展,实无限量。我这屡经沧海的老弱残兵,矮人观场,六十余年一瞥而过,如今亲眼看到国盛棋昌,欣快之情,不能自己,漫成小诗,点缀余兴。诗云:
海滨坐隐阅桑田,往事苍茫六十年;
回首故交多缈矣,但余陈迹入新篇。
芝兰玉树傍阶生,都赖东风雨露成;
万紫千红新气象,旁观袖手眼为明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【全文完】
----此文连载于【围棋】月刊1983年1---3期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就是这篇文章,我没有上全
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1 10:38
泡泡沙 发表于 2017-7-1 09:08
海上围棋杂忆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【徐润周】
【一】

非常感谢,我正在写这本书的文章,有这个文章帮助,写起就更容易了。

作者: 泡泡沙    时间: 2017-7-1 10:58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7-1 10:38
非常感谢,我正在写这本书的文章,有这个文章帮助,写起就更容易了。

你如果需要这篇文章,我可以贴上,还有一篇补记

作者: rengui._aAEne    时间: 2017-7-1 12:20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7-1 05:38
感谢老兄,不知道老兄是如何作出来的,还请指教。

没有啥高级工具哈。把MultiGo或随便其他围棋软件界面截图,复制到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里面,添加文字框,输入-9...9,用空格把数字挤到该在的地方,添加1横1竖就可以了,另外1横1竖复制粘贴。
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1 13:14
rengui._aAEne 发表于 2017-7-1 12:20
没有啥高级工具哈。把MultiGo或随便其他围棋软件界面截图,复制到windows自带的画图板里面,添加文字框, ...

好的,非常感谢。

作者: 512song    时间: 2017-7-1 22:52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6-23 19:19
简单看了看后面的棋盘的标记,有点明白了。
那时的棋谱是用坐标表示,坐标-9就是在的19线,-8是18线,以 ...

如果是这种坐标的话,可以编程转换为常用的坐标图。如果需要我可以试一下。

作者: 春训不能停    时间: 2017-7-4 00:29
这本书真是个围棋界的文化瑰宝!感谢棍哥的努力!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4 02:40
512song 发表于 2017-7-1 22:52
如果是这种坐标的话,可以编程转换为常用的坐标图。如果需要我可以试一下。

谢谢老兄的好意,不用了,棋谱可慢慢的比对,只是现在时间紧缺。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4 02:41
春训不能停 发表于 2017-7-4 00:29
这本书真是个围棋界的文化瑰宝!感谢棍哥的努力!

谢谢,老兄的鼓励。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3 15:51
这是奇书上的两道诘棋 上面一题是四段盐入逸造出题,大致有当时的专业初段难度,大致九段让三个的水平。下面是五段大洼幸雄出题,七,八级难度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3 15:55
两题都是白先,晚上宣布答案[attach]136867[/attach]

[attach]136868[/attach]

作者: ILoveBt2    时间: 2017-7-25 20:28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7-23 15:55
两题都是白先,晚上宣布答案

答案呢?

作者: yellowred5    时间: 2017-7-27 11:34
ILoveBt2 发表于 2017-7-25 20:28
答案呢?

第一题L18夹净杀,第二题P3断打劫。

作者: caiyidie    时间: 2017-7-27 15:31
双节棍老师在忙什么呢?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9 05:00
[attach]137040[/attach]
答案一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9 05:08
答案二
[attach]137043[/attach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9 05:26
杉内雅男出题,白先
二、三级程度,原载与1951年9月号日本《棋道》杂志。此题胡沛泉先生的答案有错误,后由顾水如改正,答案明天上传[attach]137044[/attach]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29 05:28
由于临时自身有事,导致上次答案上传晚了,在此向大家致歉,特再上传一题,以为弥补。
作者: fumino    时间: 2017-7-29 16:34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30 07:58
顾水如的解答[attach]137088[/attach]

作者: 修业之道    时间: 2017-7-30 10:20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7-30 07:58
顾水如的解答

这道解题手顺都是一本道啊,很感兴趣胡沛泉先生的答案是在哪里出错了,是把白11还是13空扳在15位走成劫了么?

作者: 双节棍1573    时间: 2017-7-30 10:33
修业之道 发表于 2017-7-30 10:20
这道解题手顺都是一本道啊,很感兴趣胡沛泉先生的答案是在哪里出错了,是把白11还是13空扳在15位走成劫了 ...

这是胡先生的答案,估计也是一时疏忽[attach]137089[/attach]
作者: 修业之道    时间: 2017-7-30 11:06
双节棍1573 发表于 2017-7-30 10:33
这是胡先生的答案,估计也是一时疏忽







欢迎光临 飞扬围棋 (http://www.flygo.net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