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扬围棋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楼主: 双节棍1573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段祺瑞先生围棋水平考证资料汇集

[复制链接]
106#
发表于 2022-1-2 18:30 | 只看该作者
棍老师,鉴于吴先生作为当事人,不止一次提到100元,这不能用“徐和吴的说法都是孤证”来等量齐观。而且当时100元的购买力相当惊人,我认为徐润周先生的说法是非常不可靠的。而且,我刚才提到,吴先生在1935年到天津,但是是参加红卍字会的修行,是有严格纪律的,他提到了天津之行,也提到了两个军阀,潘复和孙传芳,根本只字没提到故主段祺瑞。鉴于段当时闭门礼佛,又在36年去世,我认为所谓一胜一负,其实是站不住脚的,是一种道听途说。就是同样的资料,肯定当事人更有发言权,而不是外人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2 18:32 | 只看该作者
这是月刊中的记载
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2 18:35 | 只看该作者
本帖最后由 双节棍1573 于 2022-1-2 18:37 编辑

胡老师,我相信段给的是100。这个徐先生记忆有错。
另外,一胜一负是我在网上找到的,不能作数,这个资料我再找找。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9#
发表于 2022-1-2 18:36 | 只看该作者
鲁迅先生当年用3675大洋,买下北京32房的四合院,总面积估计有五六百平,所以无论从当事人的角度,还是从逻辑分析,吴先生绝不可能月薪达到200元。我个人认为徐润周先生的话,和吴清源自己的话,分量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0#
发表于 2022-1-2 18:42 | 只看该作者
可能棍老师也不喜欢吴清源,所以不用吴清源的自传,而是舍近求远用徐润周先生的资料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1#
发表于 2022-1-2 18:45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棍老师,其实您在围棋典籍中的知识是我百倍。这个我承认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2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2 18:56 | 只看该作者
肥仔胡 发表于 2022-1-2 18:42
可能棍老师也不喜欢吴清源,所以不用吴清源的自传,而是舍近求远用徐润周先生的资料。

胡老师,我不喜欢吴清源您这又没有证据了。以前有个好像“吃龙万吨”,飞扬叫什么我忘了,黑吴清源,我还辩论了半天,您可以找找。吴清源先生的证据是最直接,但如果有更多的证据,岂不是更好。
这样不是更能还原当时的历史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3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2 19:08 | 只看该作者
肥仔胡 发表于 2022-1-2 18:45
谢谢棍老师,其实您在围棋典籍中的知识是我百倍。这个我承认。

谢谢,胡老师夸奖,这个不敢当。真正的大家是九公老师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4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3:59 | 只看该作者
段先生真是全才象棋也能让顾先说生一马。
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6:14 | 只看该作者
周家森的记载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6:21 | 只看该作者
周家森,象棋与棋话的作者。这书47年出版的。原版未见。资料备存,继续收集新的资料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7:21 | 只看该作者
薛观澜和梅兰芳是同龄人,他比梅兰芳小3岁。薛观澜说宣统年间,在北京文明园第一次看到梅兰芳,那时梅兰芳才16岁,但已有五年舞台经验,他竟在开锣第三龅为奎派鬓生德建堂配演《殊砂痣》,他饰吴大哥的妻子,青衣打扮,但小戏单上居然没有他的名字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7:24 | 只看该作者
与吴清源对弈趣闻
段既执政,棋道骎隆(指围棋),段好弈,知更之鸟也,今日之事我为政。当时国手皆北面,或授二子,或让黑棋,而诸国手不敢赢段,但亦不甘多输。其轶事甚多,最为棋界所乐道。世人谨其棋品不修,实则芝老弈时,态度甚佳,向无厉色,见棋即笑逐颜开,我与芝老对弈,无虑五六十局。一日,段氏欲悔一子,我情急,口不暇择,“老段”二字脱口而出,段亦一笑置之,无愠色。故吾以为段氏有雅量,英气逼人,时彼方为太上总理,督办参战事宜。又一日,我与参谋总长蒋雁行弈于执政府门房,围观者众,俄见段执政危坐桌畔,已观局多时矣。见蒋总长抱头思索状,段氏为之大乐。述此以见段无大架狼犺之习,犹有书生自得其乐之风也。
然段氏好胜,败则怆恍失意,不肯罢休,其个性如此。民十四,段闻吴清源以舞勺之年,无敌于中国,心窃疑之,爰命入府对弈,且谓棋果不差,可以公费遣送东瀛深造,此固清源之夙愿也。清源义父杨子安以为吴不应失此公费赴日本之大好机会,又知段氏好胜,特嘱清源小心应付,务让段胜一子半子,对于出洋事,胜固无望,大败亦无望,清源以为然。弈时段持白棋,吴神童持黑棋,唯神童下子迅速,不假思索,但不知看风使,结果黑胜。
杨君当场以目示清源,赴厕所数之曰:“孺子不可教也,出洋之议,视同绮梦幻想可耳,再弈要仔细,负五子可矣。”清源俯首唯唯,自悔失手。再弈,清源果大敛其锋,败势已成,无何,段氏以为稳胜,居然得陇望蜀,忽硬投拆三,清源急,浑忘其使命,努力应付,遂不终局而又大胜。盖此局拆三,不可轻投,黑棋若任其蹂躏,必死一块,童子无知,难如留侯之能忍,终使段氏一败再败,公费赴日之说,遂同泥牛之入海。皆是为观,无论政治与弈棋,段氏之最大弱点,端在好高骛远,莫能知己知彼耳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7:28 | 只看该作者
薛观澜文摘自蔡登山主编《北洋军阀:雄霸一方》,当代中国出版社,2018年11月。文章由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。原文较长不便全发。梅兰芳1894年生。薛观澜应是1897年生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2-1-6 07:43 | 只看该作者
观澜文中有几件事与吴清源先生自传一样。众棋士不敢胜段。段与吴先生1925年有对局。
不过吴先生说是一局。观澜说两局。有出入。待查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Archiver|手机版|飞扬围棋网 ( 苏ICP备11029047号-1 )

GMT+8, 2024-6-3 19:59 , Processed in 0.13173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since 2003飞扬围棋论坛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