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飞扬围棋网-->棋人棋事-->棋杰马晓春

初入棋道

如果说中国许多生长在城市里的棋手少儿时代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,能得至名师的指点,能得到首长的关怀,那么,晓春小时候就没有这么优厚的“待遇”。但是,晓春还是幸运的,他生长在一个爱好围棋的家庭,从小得到熏陶;特别是晓春学棋伊始,因“文革”而冰封多年的围棋活动已经解冻,并扬起风帆,这为晓春日后施展身手提供了一个特大的舞台,可谓“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。”

1974年,浙江省在天台举办少年儿童围棋赛,意在选拔好苗子,充实省后备队。当时学棋的人比较少,晓春此时已能在授四子的情况下战胜他的父亲,他以绍兴地区儿童组冠军的资格参加比赛,按晓春的话说是冈(学了一年棋就糊里糊涂去了天台,觉得好玩,并不明白比赛的意义所在。但此去参赛却影响了马晓春的一生。

10岁的他,稚气十足地来到天台,糊里糊涂而又轻轻松松地过关斩将,闯入了本赛。这下,对手可就不一般了。他叫陈临新,虽只比晓春年长一岁,但出道早,此时已是省少儿围棋集训队队员,棋艺和临场经验均比晓春高出一筹。陈临新,果然了得,布局时双方虽然不相上下,但进入中盘,晓春渐渐觉得亏了;收官阶段,晓春感到没有希望,输定了。但这时棋盘上有个单片劫,打了几个来回,晓春就下了一个单官,陈临新把劫粘上,结果被晓春吃掉了一大串。晓春反败为胜,取得儿童组第三名。同年在成都举办全国围棋团体赛,他就凭这个第三名,代表浙江省参加儿童组比赛,打第三台。那时,晓春实在大小,赴成都时,大人还放心不下。此行天府之国,他这第三台打得最好,下了十二盘,胜了十二盘,而浙江儿童队也因此排在上海,四川之后,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。赛后不久,马晓春就被选拔进省围棋集训队,告别家乡,告别亲人,来到杭州,来到西子湖畔,漫漫的围棋生涯从此起步。离开睬州时,他可没少带连环画。

马晓春平时不善言辞,要不是这些年来各种场合经历多了,各种人物接触多了,有时可以侃一阵,以前,他给入的印象是内向和沉默寡言。但是,无论什么场合下,只要回忆起当年天台对陈临新的一仗,回想起那个令人难忘的单片劫,他总会心潮起伏,总爱多说两句,常会感慨万分他说:“那次比赛要不是靠那个单片劫赢了陈临新,也许我就不可能走上职业围棋之路,而去从事别的什么了……这大概是命运的安排吧!”其实,还应该加上一个“也许”,也许
中国棋坛这些年会因为少了这条龙而少了许多热闹,而显得寂寞不少。然而,笔者也并不完全认同晓春的说法,虽说天台之赛,晓春差点要和职业围棋擦肩而过,但是金子总要闪光的,晓春既然已经接触黑白子,而且显露出过人的悟性,脱颖终归有日,显山露水是迟早的事。

人们常有一个老问题:谁是马晓春的围棋启蒙老师,有人说是晓春的爷爷,有人说是晓春的父亲,有报章杂志说是奶奶教他下棋的。对此,在笔者与马晓春成了忘年交之后,曾请教过晓春,他是这样说的:“爷爷奶奶都陪我下过棋,但我的真正围棋启蒙老师是父亲。在我刚学棋的时候,父亲花了很多心血!”

1997春节,晓春应上海电视台之邀参加春节晚会,他的双亲也作客上海,我们曾有过长时间的促膝谈心。马老师身材魁梧,爱穿中山装,操着一口嵊州口音浓重的普通话。他早已从教学岗位上退下来,闲来爱读史书和诸子,依旧常常打打棋谱,与人对弈几盘,尤其热心公益事业,关心嵊州的围棋活动,还经常和邢老师一起为乡亲们的切身利益而奔波。他是位淡泊名利的人,聊起“围棋启蒙老师”的事,他只是浅浅一笑说:“说他爷爷启蒙也好,说他奶奶教他也好,反正都是自家人,这没有什么关系的!”淡淡几句,短短数语,对于这位双料世界围棋冠军的启蒙老师我却敬佩有加了。

再说当年,西子湖畔风光虽然迷人,但马晓春生性不十分喜爱游山玩水,直到今天,因此,这湖光山色,这湖面上的片片风帆小舟,他不大往心里去。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临行时的千叮咛万嘱咐,晓春倒是糊里糊涂记住了一些:到了杭州,一定要好好学棋,不能像在家里这样淘气了!

今天,汽车从嵊州出发,两个小时就可以抵达杭州,十分快捷。可是,晓春当年到杭州时路途崎岖不平,要走4个多小时。“儿行千里,在母心头。”晓春到底还小,家人放心不下,邢老师和马老师有空就到杭州来看望小儿子,邢老师走得最勤,母亲嘛!她总要为儿子捎来一些吃的用的,为儿子浆洗缝补、卫生一番,但每次母亲到来,晓春最关心的、讨着要的莫过于干电池,越多越好。母亲起初不知就里,后来才弄明白:原来集训队晚上九点半熄灯,晓春觉得太早了,他还想看连环画,杭州的连环画到底比嵊县多;他还想看棋谱,集训队里能借到许多棋谱书籍,很多是以前父亲手抄本中所没有的。于是,他就伏床打着手电筒看书,有时看连环画,有时看棋谱,反正两样都看。家境虽不宽裕,但母亲总是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,每次都给晓春买了许多干电池,而晓春的许多新知识,包括新识的许多字,更不用说棋艺的长进,这干电池是功不可没的。唐代诗人孟郊在《游子吟》中吟道: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?”
晓春后来的成就正是对母亲,对家人的最好回报,难道不是吗?

杭州到底是省城,大都会,这里人文荟萃,围棋水平当然不是绍兴地区可以望其项背的。马晓春在省队很得教练姜国震,领队陈忠水的厚爱。姜国震教孩子有一套,很得要领,晓春后来的成绩与他的教导是分不开的。他是晓春的教练,也是晓春的师兄,两人至今都一直保持着很深的友情。在杭州,晓春还得到许许多多围棋前辈的关怀和指导,尤其是被称为“钱塘三剑客”的浙江围棋元老张李源、竺源芒、孙义章,姜国震就是这“三剑客”的大弟子,得意门生。当时队里数马晓春年纪最小,个子也小,同队的陈临新。朱菊菲、金茜倩等人都是他的大哥哥,大姐姐,但机灵劲又都不及他。张李源课徒非常严格。马晓春他们都年幼,打打闹闹是家常便饭,有时轻,有时重,打闹完也就忘了,忘了以后还会再打再闹。朱菊菲是年长晓春三岁的“小老大姐”,她对晓春特别关爱,经常帮晓春洗衣服。但有一天,他们俩也打起来了,晓春挥动着鸡毛掸子,朱菊菲使的是竹枝,对打一阵,晓春把鸡毛掸子打断了。张李源知
道了,把他俩训了一通,还非要晓春赔钱不可:5角5分。晓春气得直盯着朱菊菲,而朱菊菲却看见晓春的衣服又脏了,就催他换下来洗,晓春只好去换衣服,朱菊菲则又一次细心地把衣服洗了。其实,她自己年纪也很小。至今,他们两人依然保持着姐弟的情谊。而“出事”的第二个星期天,张李源又一次带着这群孩子出去玩,还在“楼外楼”请大家吃点心。

杭州时期,马晓春最为幸运的是有机会参加全国的许多比赛,陈忠水、姜国震都很器重他,一有机会总让他上前线,上台实战。小小年纪能有条件在实战中锻炼,这是人才济济的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小棋手们所不敢奢望的。这些磨练既开阔了晓春的视野,也提高了他的棋艺,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。所以,马晓春常说,我的条件优越,我是幸运的。

马晓春下棋不以用功著称,而以灵气闻名。他的确在棋上下过苦功,但同时也应该说他自幼对围棋就有常人所缺少的灵气。1976年,已是当时中国围棋第一人的陈祖德,一次在往赛区的火车上,姜国震请他和马晓春下授子棋,授三子,祖德欣然答应。列车飞速奔驰,棋局也很快结束,祖德输了。祖德以快棋闻名,但他眼里这个小萝卜头更是落子如飞。棋输了,祖德还给自己加上另一输:速度也输了。从此晓春给他留下很深的深刻的印象,直到以后许多年。这局授子棋的棋谱,至今还在马老师手头珍存着。




回目录 下一章

 


Copyright 1999版权所有, flygo.net 飞扬围棋网